1)第73章 大变局(五千字)_从黄巾小兵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同。”

  朝堂上,如今除了一早跟随楚歌起兵的马忠等人,还有一路被迫降的世家之人。

  后面的世家人员一开始无论如何,都想不到大同军会有今天的成就。

  虽然归降了大同军,可每每想到大同两字,都心有阴影。

  看到一众人的神色,贾诩出列道:“不如叫大乾,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主公字天行,替天行人道,正当其位。”

  贾诩做事的准则向来是,用最小的成本做最大的事。

  大同有革鼎世家之意,会让天下世家不自觉地心生抵触,革鼎之事可以做,却是不用时刻宣之于口,图招人恨。

  贾诩话落,就有人认同:“好,大乾这国号好,乾字暗合易道,主公再造乾坤,再适合不过。”

  大乾。

  乾帝。

  大乾王朝。

  大乾帝国。

  楚歌在心中默念了几遍,念着也觉得蛮顺口。

  见大部分人都点头同意,楚歌笑道:“既然诸位没有意见,那么国号就叫做‘大乾’吧。”

  定下国号后,还要定年号。

  一众人又开始引经据典,展开讨论。

  建康、建元、建安、太始、民始、兴平、小康……

  各种年号,以及年号代表的寓意让楚歌听着头大。

  想到自己有无尽的生命,要是每隔十来年就要想个年号出来。

  另外大乾的年号还要和其他各国时间对接,想想就麻烦。

  一念及此,楚歌当即打断众人道:“年号不必多想,我大乾当与世独立,自建国起为大乾元年,之后以此类推,800年后,年号当为大乾800年。”

  “这?”

  在场的人,除了贾诩和李儒知道楚歌的意思,其他人却是一头雾水。

  不过众人见楚歌态度坚决,也就不再反对。

  国号和年号的问题确定后。

  众人又开始商讨起内外制度。

  楚歌本着拿来就用的态度,开口道:“天下无有万事不移之法,我欲设立三院六部制,之后在此基础上修整。”

  张松道“主公,何为三院六部制。”

  楚歌道:“三院为中书院、科学院、监察院;六部为兵部、吏部、刑部、户部、工部、礼部。”

  说完,楚歌又耐心给众人解释各部门的职责分工。

  中书院为秉承君主意旨,是掌管机要和发布皇帝诏书以及中央政令的最高机构。

  简单来说就是他的传声筒,需要一个听话忠心的人掌控。

  科学院主研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点楚歌时刻谨记。

  监察院监察百官、巡视天下,有监察权,无擒拿权。

  楚歌不想监察院发展成锦衣卫那样拥有先斩后奏的暴力机关,在一开始就给它制定了红线。

  至于其他的六部职责,和历史上各个王朝的六部职责基本一致。

  兵部:掌武将选用、兵籍、军械、军令等。

  吏部:掌管官吏的任免、考察、升降、调动等事务。

  刑部:

  请收藏:https://m.bi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