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五十九章、后期制作_重活之娱乐香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电影剪辑,简单的讲,就是把所有需要的素材转录到操作带上,然后利用剪辑机把素材剪辑组合成电影。

  剪辑机一般有两个监视器,两个录像机,还有一个操作台,监视器和录像机方便剪辑师看效果,操作台可以方便剪辑师在剪接时精确到每个影格。

  在1979年,数码产品还不发达,拍摄的胶片只能用线性剪辑,顾名思义,线性代表顺序,不方便改动,如果要改动一处地方,那在它之后的所有镜头都需要重新再来。

  为了使剪辑效果更好,雷卫东把所有的镜头都冲印成了工作样片,丰富的素材让张药宗喜出望外,他剪来剪去玩的不亦乐乎,倒是让沈冲大开眼界。

  说起来,剪辑师在香港电影圈的地位,就和编剧差不多,权利都被导演极大的侵占了,很多香港电影,都是导演亲自动手剪,然而在好莱坞,很少有导演亲自动手剪片,一般都是和剪辑师合作。

  这两种不同的模式各有优缺点,导演自己剪辑,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电影的艺术统一性,而剪辑师剪片,则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电影本身。

  剪辑可以很神奇的让一部电影有更完美的呈现,它本身也是艺术,如何将众多素材排列组合成一个精彩的故事,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不是每个导演都能掌握这样的技巧,而且导演很多时候都有执念,对自己拍摄的镜头念念不忘,舍不得放手,当局者迷,效果反而不好。

  在好莱坞,能够拥有电影剪辑权的导演仅仅只有卢卡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等几人,大部分导演根本没有电影剪辑权的,而且按照好莱坞的正常规矩,剪辑师一般不能出现在拍摄现场,只能看到最后的素材,杜绝导演拍摄过程中的决定对影片最后剪辑产生影响。

  可以说好莱坞的这种分工模式,才是一个成熟电影产业的模式,要知道导演权利太大,系电影质量好坏于一身,未必是好事。

  张药宗不愧为金牌剪辑师,水平又好,以他为主,许鞍华为辅,配合的很默契,剪辑进展颇为顺利,起早贪黑的辛苦熬了十几天,终于完成了粗剪。

  粗剪版本的《疯劫》有两个多小时,雷卫东仔细看了一遍,虽然因为缺乏配乐,整体气氛不足,但叙事流畅,风格凌厉,完全没有前世的那些毛病,让雷卫东不由的大喜,连声赞叹张药宗的剪辑功力。

  “许鞍华拍的好,有提供了这么多素材,要是剪不好,我就没脸混这口饭了。”张药宗自己也很满意,他的扑克脸难得露出了笑容,说道:“这是我剪的最好的作品了。”

  “我都不敢信这是我拍出来的东西。”许鞍华也很激动,她再次感谢沈冲,“多亏了雷少的大力支持。”

  “哪里,我只是希望这部戏大卖,特别是里面的恐怖气氛,能吓

  请收藏:https://m.bi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