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章 棚虫_我的银幕年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拍戏期间本厂演员不准离开现场,得跟人家领导联系协调。

  说起棚虫,八十年代初的时候,BJ接受配音任务比较多的录音棚一共有三个,分别是北影录音棚、儿艺地下室录音棚和中华电视台《西游记》录音棚。

  四五十名职业配音演员活跃在这个圈子里,他们都有一个亲切的称呼,叫“棚虫”。

  棚虫是有圈子的,通常一个录音师搞一部戏,都是按圈子用人,棚虫们成天钻棚,前脚从这个棚里出来,后脚就进了那个棚。

  他突然想到唐秦,他,也算棚虫?

  不对,应把棚字去掉!

  想到这里,看着《计收猪八戒》这一集,冯景山就直乐。

  不是什么人都能当得上棚虫的,想当配音演员,姥姥!

  片子他整整看了两天,对演员的风格、音色和他们的发音位置做到了心中有数,然后挨个琢磨这些棚虫到底谁适合这集戏。

  孙悟空的配音是李扬,猪八戒是八一厂的里坡老师,这都是固定班底。

  饰演高老太的高玉倩老师是名戏曲演员,从现场参考声听,

  高玉倩带着浓厚的戏曲舞台腔。

  为了不让戏曲味儿串到这集戏里来,冯景山找了两人,但是一人的声音没有老太太风格,人物立不住,另一个声音力度

  不够。

  今天,他请到的第三个人是李文玲,李文玲就是《四世同堂》里那个“胖菊子”。

  她本身是话剧演员,也是此时BJ配音界有名的棚虫,声

  音的“化妆”能力特别强。

  杨导和台里对这一集特别看重,就等着这一集的音配好,到RB交流去,冯景山不敢怠慢,工作要抓紧时间往前赶。

  唐秦与邱佩甯走进录音棚时,冯景昌正在给李文玲说戏。

  李文玲一开始感觉也不对,她琢磨了一会儿,马上出来了另一种声音。

  冯景山一听,嘿!好极了!正是高老太的声音!

  棚里响起了一阵掌声。

  冯景山、李扬、里坡都在为李文玲鼓掌。

  “非常好,真的非常好,文玲给咱们这集的配音开了个好头,如果都象你这样,我也不用到处去找人了,这一集四天就能录完。”

  众人看李文玲的目光都带着钦佩,冯景山一般不夸奖人,这样带头给李文玲鼓掌,这得优秀到什么地步。

  “你们坐。”虽然唐秦演的是唐僧,可是冯景山并不客气,直接把人仍到了冷板凳上,不,连张板凳也没有,让人怎么坐?

  里坡、李扬倒对他这个唐僧很客气,可在冯景山这一亩三分地,他就是皇帝,台长来了都不行!

  唐秦也打量着皇帝的这一亩三分地,这地儿原来是中华台的大放映间,台里审片子、开大会都在这里。

  现在,冯景山买来几个棉被、地毯、褥套,这里还有现成的大屏风,就搭了个录音棚,小操作间就是机房……

  俩话筒,一台9吋的监视器,一台12吋的监视器,一台2860录像机,两台720开盘大座机,一台录新闻淘汰下来的上海产6声轨小调音台,还有一台采访用的艾格拉录音机做前机,就是冯景山的全部“家当”了。

  “老冯,我们在这都半个多小时了,”邱佩甯不满道,“你倒是给个痛快话,人家小唐什么时候能试音?”

  一口BJ话,正宗的BJ妞。

  “急什么,没看我跟文玲忙着嘛,人家里坡老师都没急,待会儿一起试……”冯景山头也不回,一身蓝色的中山装加灰色裤子,看起来很象老干部。

  “你这2860的录像机就两个声轨啊,一个轨录台词,一个轨合成?”

  冯景山骤然转过脑袋来,自己就这点家当,这一直让他痛心,现在一下被人说到了心病上,他立马心有戚戚焉。

  “你,懂这个?”

  唐秦不屑地扭头看看李扬,“就这俩轨,混响都得手工摘吧,动剪刀剪,再并轨,再合成。”

  因为没有多余的声轨,所以常常是配音、动效一块上,谁错了都得停。这边的人配的挺好,那边突然出岔了,动效没对上,这就得重配。

  “你这不是太麻烦吗?”唐秦很可怜他。

  “谁说不是呢,”冯景山象找到了知音,“我跟台里报了十次报告了,你倒是给我批一次啊,”他突然象想起什么,“对了,你叫唐秦来着,你是来试音的?”

  请收藏:https://m.bi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