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4章 舌战群儒_我的银幕年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先喂之以稀粥,服用些平和之药物。待之腑脏调和,形体渐渐好转,再用肉食补之,勐药攻之,则病根尽除。”

  唐秦笑着站起来,也来到大堂正中,“……昔日高祖数败于项羽,而垓下一战成功,这难道不是韩信谋略吗?如此看来,国家大计,社稷安危,必须要靠有主谋的人。而并非那些夸大其词,无理狡辩之徒。那些以虚荣自欺且欺人者;坐议立谈,自以为无人可及者;而临危应变,却百无一能者。此诚为天下耻笑耳!”

  他手挥羽扇,气定神闲,待一段台词说完,长袍宽袖,挥斥方遒,室内风起云涌,蜡烛晃动……

  端的是真有气场!

  一众演员虽然对唐秦心里痛骂,可是演起来,人家年纪轻轻,这气场就如此强大,只能说他就是天生的诸葛亮!

  虞翻却是不服气,刚才被唐秦说到形态猥琐,他就站了起来。

  戏里是他又被说得无言以对,坐在那里哼了一声,表现得十分不服。诸葛亮见状,便走到他的面前。

  “当年仲翔在会稽太守王朗帐下,就曾劝主投降孙策,不想如今归顺东吴后,又要劝主降曹,看来是旧病复发也!”

  步骘看不惯诸葛亮节节胜利,江东诸人步步败退,他站了出来,“孔明!欺人太甚了吧?”

  唐秦演得真是太好了,嬉笑怒骂,皆是文章,他们这些人明着是江东才俊与诸葛亮的对抗,暗里却是这些演员与唐秦在拼演技。

  诸葛亮步步紧逼,而步骘则连连后退,无言以答。

  “……苏秦佩六国相印,张仪两次为秦国宰相。二人皆有匡扶国家之大智大勇,非比那欺弱怕强,苟安避祸之人。君等未见曹操一兵一卒,便闻风丧胆,畏惧请降。如此还敢嘲笑苏秦、张仪吗?”

  唐秦越说越是激昂,他一甩袍袖,张昭已是看得出来,他这是借鉴了京戏中老生的功夫。

  他的表演,有评书的味道,有京戏的神采,还有李法曾的影子,他的诸葛亮,是集大成者。

  这样的形象,焉有不是经典之理?!

  “既然说起儒者,可知道儒者有君子、小人之别吗?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正公,斥邪恶,既能恩泽于当世,又可流芳于后世。而小人之儒则不同,专攻笔墨文章,只会凋虫小技。可谓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而胸中实无一策。试看杨雄,才华横溢,修辞作赋名盖一时。然而奸臣王莽篡权,他不顾廉耻,屈膝投靠,最后落得个跳楼自杀的下场。此等小人之儒,就是日赋万言,又有什么可取之处呢?……”

  这一段台词,唐秦此前对着镜子多次朗诵过。

  他对此段台词的演绎,自信可以堪称教科书级别!

  果然,这段台词抛出,扮演程秉的演员不知该怎么着好了。

  可是,这也与剧中程秉的状态很是符合。

  张昭暗叹,这么多演员,来自全国各地剧团的台柱子演员,竟然压不过一个唐秦。

  可是,唐秦就是唐秦。

  他的台词之流畅,眼神之灵动,表情之自然,行为之洒脱,可以说是冠绝当世,如果说当时你心中还没有一个完美诸葛亮的形象的话,那么自《舌战群儒》这个戏码开始,你心中的诸葛亮就定型了,不会再是任何人……

  正在这时,扮演黄盖的老演员上场。

  请收藏:https://m.bi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