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2章 四合院_我的银幕年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都飘出炒白菜的味道。

  嗯,不错,唐秦一进胡同,就喜欢上了这里。

  钱粮胡同虽有着悠久的历史,也住过章太炎、等名人,却并没有其他胡同那么热闹非凡。

  从古旧的老式砖瓦房内探出的腊梅,正开得欢,颜色之艳丽,给这条宁静的胡同增添了几分生机。

  一路踏着青石板路缓缓前行,一旁是斑驳的古墙壁,一旁是参天大树,寒风吹动,树顶的积雪就扑簌扑簌落在肩头。

  当然,胡同里不是很干净,有人正骑着三轮车搬家,里面是彩电,瓶瓶罐罐,还有七十年代的三大件也都被请了出来,“劳驾您内,给俩钱儿,您拿走。”

  听着地道的京片子,唐秦很是感慨,胡同与他而言,是一种静谧的时光。

  特别是在冬日,用手轻轻滑过胡同口那棵干枯的老树,手心传来粗糙的触感,让岁月的痕迹从指缝间划过,就会觉得好像看到历史的书卷缓缓打开。

  “他的院子是只有他一家还是几家合住?”唐秦问道。

  作为老BJ人最常见的住宅样式,最初,四合院一般是一户一住,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多,四合院里渐渐拥挤起来,很多四合院都是多户合住,而且这些人家多为贫困人家,这样的四合院就被称为“大杂院”了。

  “就他一家,我打听清楚了,没有麻烦。”发小同志顺着街边的大门望进去,一处四合院里,自行车,随意搭建的临时建筑,大白菜,晾晒的衣服,还不断飘来洗衣粉、煤烟味……

  有老人正往炉子周边抹着泥巴,两个孩子在两堆大白菜间打纸牌,谁把谁的纸牌用手扇过来谁就赢!

  “前门我姨家的二妞,傍上老外不到俩月就出国了,什么感情不感情的……”

  “人家这是新潮,时髦,敢做敢为。”

  “这不,老李家也要出国……”

  两人闲散地溜达着,几个戴着红袖标的大妈警惕地看看两人,此时街道积极分子被戏称为“”小脚侦缉队”,后来升级为“中国大妈”!

  “请问,吕长兴家是住这里吗?”

  “你找吕长兴?”大妈上下打量着发小同志,听到他BJ口音才放松了警惕。

  “对,我们来看房子。”

  发小同志应付着大妈,唐秦打量着这座四合院,墙上的青砖已多有残破,厚实木门的门漆已斑驳陆离,可是仍能看得出飞檐斗拱的样式来。

  青砖、老瓦、木门,被时光洗磨了的质感,给它来一个华丽的转身,这样的废宅也可以变得很时尚。

  正在这时,一个戴着帽子手套骑着自行车的人就从外面赶了回来。

  “这是我家祖产,要不是为了出国,也舍不得卖,”吕长兴打量着发小同志,又看看唐秦,“买家来了吗,哎,同志,我们俩好象在哪见过。”

  见过吗?

  “真的见过,”这位姓吕的卖家很肯定,“你一时半会想不起来,得,熟悉就是缘份,你是先瞅瞅还是我给你先介绍一下?,对了,看你这岁数得要结婚了吧,你是想当婚房?”

  “他啊,不结婚,也没对象,”李成汝笑着代唐秦回答了,“他想在这儿养马。”

  养马?

  吕长兴一双眼睛隔着镜片瞪得溜圆。

  请收藏:https://m.bi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