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章 气经_一人之下:我家猫竟然是旅行神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章气经

  时间飞逝。

  一个时辰很快结束。

  李潇缓慢的睁开双眼,一口浊气从他口中吐出,以目前的情况看来,自己已经掌握了天王托塔的诀窍,若是想要修炼四象合一还需要些时间。

  养神期间李潇体内的炁脉运行极为舒畅,入定阶段也会将体内的炁凝聚在一点,随后在利用意念一点点推动体内炁的运行轨迹,来完成淬炼体内经脉的同时,还能养精造血。

  总而言之,炁乃人必备的东西,哪怕是普通人体内同样会因为后天的原因生出炁体来,深吸一口气后由意念操控,在利用意念压制到下丹田的位置,你会感觉到四肢都会有一股气流在来回穿梭,同时也会有种莫名其妙的温暖。

  李潇作为异人世家,自然也少走了几十年弯路,年仅三岁时他便可以演化出炁来。

  属于先天之变。

  空间开始紊乱,旅行猫咪跑了出来,嘴里还叼着一本有些破旧的功法。

  因为旅行时间较长,再加上时空比较紊乱,旅行神兽一般在完成主人交代的任务后通常会体力不支。

  李潇抓起一把猫粮放在盆里,顺势接过猫咪口中的功法。

  破旧的书本上只写着两个大字《气经》

  李潇喃喃一声,“《气经》这是什么功法?从未听说过……”

  系统给出提示。

  李潇抬头望着面前的一串字迹。

  【气经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有关气功的内容在古代通常被称为吐呐、行气、布气、服气、导引、炼丹、修道、坐禅等等。】

  李潇摸了摸下巴,努力回想前世记忆中。

  原始的气功没有名称,以后一部分称为“舞”。

  如《素问·异法方宜论》的“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而散见于历代名家著作中的静坐、坐忘、禅定、胎息、行气、服气、调气、周天、内丹等也都属于气功的内容。

  至于“气功”一词,最早见于晋代道士许逊所著《净明宗教录·松沙记》中,即使这是后世托名之作,那么最晚也在隋唐时期。

  在隋唐以后才出现的《中山玉柜服气经》记载:“气功妙篇,气术之道略同……”

  晋朝以后,宗教在中国兴盛起来了。宗教利用了气功,把气功神秘化了。

  本来气功是练气修德,很具体很实际的,可是宗教化以后,就追求修炼成神、成仙、成佛了。

  气与炁相同,两者属于先天与后天。

  气经主要以极限腹式呼吸为基础的五脏六腑锻炼法,能显著增强心肺功能和消化吸收功能,并且使人平心静气。

  《黄帝内经》曾记载“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

  同样,《气经》中讲了几十种练气、用气的方法,连发放外气的方法都有,叫“布气”。

  鸿蒙炼体术锻炼的是根骨,洪家拳增进经脉,大慈大悲手提升的是力量,而气

  请收藏:https://m.bi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