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55章 人生路上又迷茫_孔门学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低级。因此!无法直接说出来。再则!你要是指责了,人家只会说哦!我是来检验一下他们这些歌舞人员,不让他们生疏了。

  你要是再追问,人家还不说你排演的时候呢?难道不是一样享受了这个待遇?你能说你没有享受这个待遇?

  在权力者的狡辩面前,你的一切理由都是不成立的。

  因此!孔子觉得自己在鲁国没有法子呆下去了。

  这不?齐国方面早已向自己伸出了橄榄枝?

  所以!孔子就借助“访问学者”的机会,去往齐国。

  表面上!孔子是去做“访问学者”的,是齐国方面请去讲学的。其实!孔子是想去齐国施展自己的才学,把周礼发扬光大。

  结果!孔子在得到鲁公季平子的授命下,出访齐国。

  孔子不是私自去齐国的,而是“公派”。

  传说!在孔子出访齐国的路上,遇见了弹奏“韶乐”的人。孔子跟随乐师学习了韶乐。

  韶乐是古乐,传说是舜帝时期的宫廷韶乐,也是“国乐”。

  什么叫国乐?就是国家有庆典的时候,必须演奏的乐曲。

  孔子在鲁国才学没有得到重用,所以很向往三皇五帝时期的和平景象。所以!对韶乐特别感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学习起来很认真。

  到了齐国后,孔子得到了齐景公的重用。齐景公还准备给他一块土地,让他留在齐国。可孔子没有接受,拒绝了齐景公的好意。

  其实!不是他不接受,而是!他无意中看到了齐景公手下臣子对他的嫉妒和不满。在某些人的暗示和威胁下,他不但不敢接受,还不得不离开齐国。

  就这么着!孔子又从齐国回来了。

  因为是公派去齐国的,所以!回来鲁国后,他依然还是鲁国的官员。表面上!一切依旧。甚至!比以前的官职还大。但实质上!他更加地得不到季平子等人的重用。

  无法施展才学的孔子,再次进入人生迷茫期。

  孔子的人生,已经进入几个迷茫期了。在他少年的时候,他就进入过一次迷茫期,对人生有了思考。

  那个时候!为了减轻娘亲的负担,他选择了放弃学业,毅然决然地加入到丧乐队中,在别人的丧礼上吹奏哀乐,以此来挣钱,减轻娘亲的负担。

  如果他不顾娘亲的身体和辛劳,也许能够完成学业,成为一个真正的士。

  完成公学正规教育的人,相当于现代社会的人完成了大学学业,是可以找到一份工作的。还有!他可以承受父亲的爵位。从此!过上真正地士生活。过上贵族生活,衣食无忧。

  可他做不到!他不忍心看着娘亲(颜征在)拖着病体劳作挣钱供他上学。

  孔子的第二次迷茫期是在娘亲死后,他参加季平子举办飨士活动被阳虎拒之门外之后。他迷茫了好长一段时间,决定改变眼前的局面困境。

  正好!宋国方面捎信过来,让他去宋国迎亲。他借助这个机会离开鲁国,去宋国迎娶亓官氏。

  从宋国迎娶亓官氏回来后,为了改变命运,他放弃了吹奏丧礼挣钱的机会,准备办私学。结果!私学没有创办成功,手头上的积蓄却用完了。

  这一段时间!孔子很迷茫!甚至!很无能无奈!面对现实生活,他是一点改作都没有。

  第三次迷茫,是私学办成功,得到鲁公和季平子重用后。不!是被季平子架空权力赶回家闲置的那段时间。

  后来私学又有了新的起色,他才从迷茫中走了出来。

  这回!是孔子人生的第四次迷茫。

  虽然还在鲁宫中做事,还一样得到季平子表面上的重视,可他内心里,却是无法承受。

  因此!他向鲁公季平子提出去洛邑找老子“问礼”的请求。

  去东周洛邑周藏室向老子问礼,那只是一个借口。问礼是其一,问人生才是主要目的。

  。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请收藏:https://m.bi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