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47章 鲁宫变故_孔门学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孔子与鲁公(鲁昭公)的关系,他自然是不会再来找孔子的。别人他都召见了,唯独不见孔子。

  而孔子呢!自然是不会主动去找季平子的。结果!双方就这么僵持了下来。你不待见我?我还不待见你?

  以孔子的脾气,自然是不待见季平子的。季平子一个臣子,反过来把主子给赶跑了,是不是过分了呢?是不是违背周礼、周制了呢?

  而季平子那边,他还一脸无辜了呢?

  季平子反过来说,是鲁公的不是,鲁公要灭他。他求饶了,鲁公没有答应。要不是三桓联手,哪里还有他?所以!在赶跑鲁公这件事上,他没有责任。相反!他还无辜,他还是受害者。

  鲁公(鲁昭公)被赶跑后,孔子恋在君臣的情分上,找了一个机会去往齐国。可遗憾地是!他没有见到鲁公。

  季平子等人听说孔子去了齐国见鲁公,更是不满。

  孔子回来后,可以想象,季平子等人再也不理他了。

  本来!季平子等人就对孔子不满。不!就不愿意跟孔子亲近。现在!你这不是再次公开跟他们唱反调?所以!自然是不会理睬你。

  无奈之下的孔子,或者说是苦闷之下的孔子,开始做起了真正地先生,经营自己的私学。另外!把精力放在研究“诗、书、礼、乐”上面,当起了学者。

  时间飞快!转眼十几年过去。

  这期间!鲁公卒,新君立。

  公元前510年,也就是鲁昭公三十二年十二月,鲁昭公患病。十二月己未日,在乾侯去世,终年五十一岁。鲁国人立鲁昭公的弟弟公子宋为国君,是为鲁定公。

  公元前505年,季桓子执政。阳虎执季桓子,往见孔子。孔子不想见阳虎,有意躲着。不巧地是二人在路上相遇。阳虎劝孔子出仕,孔子没有明确表态。

  阳虎擅权日重,孔子称之为陪臣执国命。

  在这十几年期间,孔子收了无数学生。

  另外!颜路的儿子、曾点的儿子等代课老师的儿子,都先后进入学堂。

  颜路的儿子颜回,是孔子的得意弟子。后来不仅在学堂当了代课老师,还是孔子的重要帮手。要不是英年早逝,还将是孔子学说传承人。

  曾点的儿子曾参,也是孔子的得意门生。

  还有!闵世恭的儿子闵子骞,也来到孔子私学,跟随孔子学礼。

  公元前502年,鲁定公八年,三桓攻打阳虎,阳虎奔阳关。公山不狃以费叛季氏,阳虎背叛季氏为理由,使人召孔子,孔子欲往,被子路阻拦。

  孔子觉得时候到了,想出来做官,一展宏图梦想。

  鲁定公九年,孔子年五十一岁,为鲁中都宰。

  公元前500年,鲁定公十年,孔子五十二岁,由中都宰升小司空,后升大司寇,摄相事。

  因为孔子得到重用,所以!孔子把鲁国治理得很好。

  鲁国的声誉,在大周天下得到了很大地提高。不过!也因此引起了周边诸侯国的重视。特别是东方大国齐国,更是特别注意,担心鲁国强大了会与他们争霸。

  诸侯国之间,以前都是有国界之争的,土地是抢过来抢过去的。特别是几国交界的地方今天是你的,明天也许就是他,后天也许就是我的。

  齐国与鲁国之间,一直有这方面的纠结。所以!齐国特别担心鲁国的强大。

  因此!齐国方面处处玩心机,想削弱鲁国,阻止鲁国的发展。

  。

  请收藏:https://m.bi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