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0章 河畔部落的困境_回到史前当野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枭心里想着。

  张、林二人更关注渔网本身。

  渔网的编织工艺十分出色,网眼大小均匀,直径基本都在六七公分左右,半斤以上的鱼进了网很难逃掉,末端挂有形态各异的石制网坠。

  林郁蹲下来观察这些石网坠。

  石网坠在现代考古中不是多稀奇的玩意儿,光是沿海地区的沙丘遗址就挖出来一千多件,不过,纸上谈兵和实地考察的感觉完全不同,即便是司空见惯的东西,落到原始先民的手里,仿佛也散发着别样的魔力。

  和她认知中的一样,这些石网坠多是通过可系绳的缺口、凹槽或穿孔进行使用,数量最多的是束腰型石网坠,这种网坠制作简单,用岸边的河卵石,在一侧或两侧的腰部敲出凹口,不需要多精美,能够系绳就行。

  见天空巫女和巫医对自己的渔具感兴趣,黄鳝很高兴,眉飞色舞地讲述渔网的制作过程:“别看用渔网捕鱼容易,制作起来可不容易!我一整个冷天都在打制这些石网坠,编织这张渔网耗费的时间还要更长……”

  张天静静地听着,不发一言。

  渔网的编织方法他是知道的,刚穿越来的时候,他没有选择制作渔网而制作钓竿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这玩意儿制作起来太耗时了,无法解决燃眉之急。

  另一方面,当时还是冷天,苎麻、亚麻等适合制作渔网的优质麻纤维只在春夏两季生长,树皮纤维太粗太硬,并不适用。

  河畔部落久居河边,靠水吃饭,坐拥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充足的资源,发展出进阶的渔猎技术是迟早的事。

  在张天眼里,他们的渔网还有不少可以改良的地方,对麻纤维原料的处理过于粗糙了些,渔网还不够细软,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渔网的大小和切水速度,进而影响到捕鱼的效率。

  但在虎头等一众猎人的眼里,这玩意儿可太牛逼了!让他们大开眼界!

  他们自然而然地把渔网和同为捕鱼工具的钓竿放在一块儿对比,得出一致的结论:渔网比钓竿好使!

  这让以枭为首的一众钓鱼佬大感不快。

  枭必须站出来辩解两句:“你们不觉得这很无趣吗?我宁愿站在河边钓一天鱼,那让我感到快乐。”

  他的辩解显得无力又苍白。

  枭也不得不承认,撒网捕鱼虽无趣但有用,而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有用就够了,至于乐趣,那是饱暖之后才会考虑的事。

  黄鳝热情洋溢地介绍完他心爱的渔具,随后叹了口气,不无感慨地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刚发明出渔网的时候,一网下去,少说也有十几条鱼。现在嘛……撒好几次网也不一定捞得上来一条。”

  他整理好渔网,轻轻踢了脚一旁的鱼篓。

  “河里的鱼就这么多,捕鱼的人却越来越多了,每个人能捕到的鱼自然越来越少。我

  请收藏:https://m.bi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