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14章 最终结果,刘彻甚悦_我从秦末开始长生不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政方针。

  通过这样的方式去探查帝心,这估计真是开天辟地头一回。

  毕竟在此之前,可没有这样大规模的考试,能够收纳诸子百家的文章,包含各种各样的见解。

  何况安排试卷摆放顺序,并在如此近距离观察到天子的动作神态,难度更甚。

  大概半个时辰过去,刘彻放下最后一张试卷,揉了揉眉心。

  沉吟片刻,他方才开口道:“这些答卷上的策论,对于同样一道问题,作答时的思想虽有差异,但确实都有自己的见解,伯玉之前所言的‘百花齐放’,大概就是这幅场面吧。

  日后察举到太学中的贤才,交由他们去教导,朕是放心的。

  从太学中考核通过,再去出任地方的官员,想必都会有治理一方的能力。

  朕心甚慰啊。

  这也是多亏有伯玉你提出这般建议,让朕能有如此多的贤才任命使用。”

  要知道自己作为皇帝,但对朝堂的掌控力度其实并不算太强。

  毕竟汉代的封建专制尚处于起步阶段,有丞相制衡,并不像后世的明清那般,皇权逐渐发展至巅峰,说一不二。

  何况朝堂之上,老臣占据了一定的话语权,这亦是刘彻想要变革时,存在的阻力。

  可刘彻暂时没有那么多可用的亲信,要知道胡乱任用无能的官吏,反倒会造成政局动荡。

  因此按照他原本的思路,是慢慢扶持陈洛、王臧这样有能力的嫡系,靠着他们占据高位,去获取朝堂上绝对的话语权。

  只不过现在太学的出现,这些优秀的贤才,又让刘彻打开了新的思路。

  要是从太学中出来的人才,个个都是这般优秀,那自己完全不用担心让那些老顽固滚蛋之后,政事无人处理。

  当然,直接一步到位是不可能的。

  不过待到第一批贤才从太学中走出,再让他们在地方或基层历练个两三年,到时候选择优秀者提拔,取代那些核心以及关键的位置。

  用不了十年,大汉朝堂足以形成一套高效的官僚体系。

  陈洛应声道:“陛下过誉了,这并非我的功劳。

  好比一块璞玉被工匠从石头中发现,难道工匠可以自夸这块璞玉是他创造出来的吗?

  玉石本身就在那里,他不过恰好是发现它的那个人罢了,不影响玉石本身的价值。

  而大汉的贤才就是璞玉,我甚至算不上发现璞玉的工匠,只是提供给璞玉稍稍被注意到的渠道,怎么敢抢占全部的功劳呢?”

  论起场面话,自己是一套一套的。

  啥时候该揽功,啥时候又谦虚推托几句,陈洛心里可谓门儿清。

  现在他如果卖力地自我表现,反倒显得用力过猛。

  毕竟太学考核这事,乃是由陈洛单独负责,没有其他大臣能抢占属于自己的功绩。

  刘彻哈哈一笑,“伯玉倒不用自谦,这些天里,关于太学博士考核公平公正的赞誉,可谓

  请收藏:https://m.bi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