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34章黑石号_捡漏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勇手中的这只陶瓷碗显青釉酱褐色斑,碗壁内有刻花,以陈勇上一世的考古经验来看,这是一只长沙窑最早期的青釉瓷碗。

  长沙窑始于初唐,盛于中晚唐,终于五代,时间延续300多年。

  长沙窑的技工们在青釉下加绘彩色花纹,冲破唐以前单色釉一统天下的局面,其烧制出来的瓷器品种丰富,美观精致,走出了一条崭新的发展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长沙窑的瓷器大量采用文字做装饰,这在当时也是一大创举。

  可以说,长沙窑是华夏国釉下彩绘的里程碑,为唐以后的彩瓷发展奠定了基础,是我国彩瓷工艺的骄傲。

  瓷器的绘画装饰,主要可分为釉上彩、釉下彩和釉上釉下彩相结合三种情况。

  所谓釉上彩,就是指在经高温烧制已经成瓷的釉面上进行绘画,再入窑经过低温烧成,如五彩、洋彩等;釉下彩则是指在成型的泥胎上直接绘制花纹,施釉后入窑烧成的装饰方法,如青花、釉里红等;还有同时用这两种方法进行装饰的情况,如斗彩、青花五彩等。

  其实早在原始青瓷时期,就已在瓷器上出现了釉下彩,两汉、三国时期也有发现。

  但早期的釉下彩并没有作为成熟的绘画形式形成一个独立的陶瓷门类,直到唐代湖南长沙窑的兴起,开辟了华夏国釉下彩陶瓷绘画新篇章。

  陈勇又在沙子下面挖出好几个非常完整的瓷器出来,一个是执壶,一个右下彩大罐,一个是瓶,一个是托盏,还有一个是盆子。

  这五件瓷器都是长沙窑的,有一件是青瓷,有一件是釉下彩瓷,一件是白釉绿彩陶,一件是青花瓷,还有一件是白瓷。

  这五件瓷器分别代表了长沙窑的历史发展的特征。

  陈勇记得上一次黑石号被发现,引起了考古界的轩然大波,原本默默无名的长沙窑,受到全世界考古界和古玩爱好者的关注。

  黑石号打捞出来的文物,最令人震撼的就数质量俱精的长沙窑瓷器了,总数约5万7500件,涵盖长沙窑址出土品共70种器类的95%。

  其中光是碗类便有55000余件,其他各类器形如执壶、罐、瓶、盏、托、洗、盒、碾、唾壶、灯具、香炉、玩具等共2500余件。

  长沙窑的产品在日本、韩国、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斯里兰卡、伊朗、伊拉克、阿拉伯半岛、埃及等地都有出土。

  华夏国境内各地虽然也有一些,但最主要的发现集中在当时的重要贸易港口扬州,人们因此也多将其理解为以外销为主的窑场。

  黑石号上数量惊人的长沙窑产品,更具体展现长沙窑的外销面向与运输实况。

  这些文物中最让人印象深刻者,便是以氧化铁和氧化铜为成分的彩料,书绘文字与图样作为装饰的大量釉

  请收藏:https://m.bi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