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一章:筑城(下)_签到聊斋,铸造气运神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着地基。

  待到天将明时,地基已经全都挖好,敖庚也带着那些巡海将军将那些巨大的不周石放在了地基之中。

  当百姓们来到城外时,全都目瞪口呆起来。

  只见一块块色呈乌黑的巨石,凌乱地铺在了宛如护城河沟一般的地基里。

  便是诸葛亮见到这一幕后,也颇为惊讶。

  他没有想到,只是一夜的功夫,外城的地基就已经被挖好,甚至埋入了石头。

  随后他便命令那些特征村长与里长,号召全城一百六十万人,齐齐制作水泥。

  水泥的材料遍地都是,只需要将石灰石、黏土一同磨碎,经过煅烧后加入铁矿渣,加入水、或者糯米水后,就可以使用了。

  外郭城外的群山便是石灰岩,将其磨碎,便是石灰,至于黏土,之前外郭城的城墙,大部分都是黏土。。

  第一百五十一章:筑城(下)

  而铁矿便更容易得到了,敖庚只是去了一趟东海,便用储物盒带来了上百万斤的铁矿。

  敖庚将其找个空地倾泻而出后,几道雷法噼下去,铁矿山就被炸裂成了铁渣。

  随后,百姓们将搅拌好的水泥倒入地基,又将一些较小的不周石扔下去,由坑里的幼龙找位置放好。

  诸葛亮在附近看着,时不时地吩咐着那些特征村长与里长。

  在他的想法中,外城城墙的中心处是不周石,最外层和最里层是寻常的石头。

  哪怕有着数千条龙的帮助,这面高九十丈(297米),宽五十丈(165米),四周皆是边长两万五千米的外城墙,也足足用了三天的时间。

  其间,不住有火龙对着水泥喷火,使城墙上的水泥能够快速变干,变得坚硬。

  由于城墙太高,敖庚担心那些所谓的“水泥”无法承重,还用玄铁炼制了一百多根径宽五米,长五百米的铁柱,每隔一段距离,便往墙体里埋进去一根。

  铁柱高出墙体的地方,则建起城门楼。

  而这座外城城墙共建了十六座城门,一百座城门楼,就连城门都是敖庚命巡海将军炼制的玄铁大门。

  这些门全都高一百米,厚四米。

  城门上,都凋刻着栩栩如生的百龙追逐图。

  这般巨大的铁门,凡人是没有办法推动的。

  因此,每一座城门处,都有两条幼龙担任城门官。

  诸葛亮为此在各个城门处,分别盖起两座六层高楼,供他们居住。

  在他们的楼后,便是一处宽四米,长八百米的城梯。

  同时,因为要为接下来到来的六十万人腾出地方,城内的辅军全都住在了城墙上,只有加入皇城司的那一部分人,还留在城内进行巡逻。

  ……

  夜已深,诸葛亮站在巨大的城门处,对着敖庚拱手拜谢道:“多亏七太子,这座巨城才可在短短三天之内建成。”

  敖庚笑着还了一礼,道:“尚书大人不用多礼,这都是举手之劳。”

  话落后,他继续道:“只是有件事情,在下想要向尚书大人提议一番。”

  诸葛亮颔首道:“七太子请说。”

  敖庚道:“原本的图纸上,城墙高九丈,厚五丈,所以城内百姓的住所建造出来后,便恰到好处。可如今,这座城墙高九十丈,在下觉得,城内百姓的住所,是否也需要变动一下?”

  “倘若还是之前那般的话,便会显得极为突兀。”

  诸葛亮闻言以后轻轻点头,道:“七太子所言极是,本官这几日也在考虑这件事情。倘若民居建得太高,居民上街时便会不方便,倘若建得太低,与如此巍峨的城墙比较起来,又会显得极为突兀。”

  敖庚道:“不知图纸是何人所绘,不如去问问那人,看他能否在原本的基础上,进行一次修改。”

  诸葛亮颔首道:“也好。”

  当即,他便带着敖庚乘坐着司南车,向鲁妙子所住的地方而去。。

  第一百五十一章:筑城(下)

  请收藏:https://m.bi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