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6页_亡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元帅,属下愿意为大元帅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戴梓心情激动的跪下施礼道。“小兄弟,快快请起,同是汉家儿郎,就要拘泥于那些繁文缛节了。王大哥,让你来到底有什么事情啊!他在信中,只是让我不要埋没了人才,却没有告诉我为什么。”李江源连忙起身,把他扶了起来,脸上有些疑惑的问道。

  说到这里,戴梓微红,然后昂起首来自傲的挺胸说道:“小子从小就对火器方面,颇有天赋。这次王管带叫小子,就是希望能威为大元帅排忧解难。”“啊!”李江源有些吃惊的望着他,这小子真得这么厉害?戴梓?这个名字,他怎么觉得在那里听过。难道是他?想到这里,他不禁想起后世经常被人提起的人来。

  戴梓,字文开,号耕烟,浙江仁和人。他中国清代火器制造家。他不仅通兵法,懂天文算法,擅长诗书绘画。曾制造了“连珠火铳”和“子母炮”。曾侨居扬州,晚年在辽东自号耕烟老人,生于清顺治六年,卒于雍正四年。戴梓博学多能,通晓天文、历法、河渠、诗画、史籍等,是著名的机械、兵器制造家。

  戴梓博学多能,通晓天文、历法、河渠、诗画、史籍等,是著名的机械、兵器制造家。他出生在官吏之家,自幼聪颖不凡。在父亲的影响下,少年时的戴梓喜欢上了机械制造,曾自己制造出多种火器,其中的一种能击中百步以外的目标。

  公元1674年(清康熙十三年),耿精忠自福建起兵进犯浙江,响应吴三桂叛乱。康熙皇帝派遣康亲王杰书为奉命大将军,

  率清军赴闽浙征讨耿精忠。戴梓欣然弃笔从戎,随军出征,很受尊敬。回朝后,受到康熙帝的器重。由于戴梓的为人刚正不阿,敢言人过,终被罢官流放辽东,因贫病交加辞世。

  [编辑本段]杰出的才华

  清康熙十三年(1674),康亲王杰书奉命赴浙闽征耿精忠时,闻知戴梓才名,礼聘其从军。据《清史稿》记载,戴梓曾向康亲王献“连珠火铳”。

  十九年,康亲王班师回朝,康熙帝召见戴梓,重其才,授其翰林院侍讲官职,入南书房,并命他参预纂修《律吕正义》

  二十五年,荷兰政府派遣使者来到中国,并进贡“蟠肠鸟枪”,戴梓奉命仿造了10枝枪,康熙将仿造的枪回赠给了荷兰使者。不久,他又奉命仿造“佛郎器”(西班牙、葡萄牙所造的炮),只花了5天就完成了。康熙帝指令戴梓监造“子母炮”,八天即造成。炮长二尺一寸,重约300斤,便于携带。铸造炮弹外形如瓜状,每枚重20~30斤,内装“子弹”,此炮发射时,“子在母腹,母送子出,从天而降,片片碎裂,锐不可当”。

  可惜后来的康熙畏惧他在火器方面的才华,害怕

  请收藏:https://m.bi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