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3【广积粮,缓称王】_大宋泼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闻言,常知县神色复杂。

  不得不承认,这两日他过得极为畅快,曾经只能压在心底的想法,如今终于可以实现。

  没了掣肘,整个临淄县任凭他大刀阔斧的改造。

  兴修水利,整治胥吏,轻徭薄赋……每一件都是他曾经想干,又不敢干的事儿。

  朱吉似是想到了什么,惊喜道:“对了,大哥平叛反贼,应当是大功一件。加上先前剿匪的功劳,怎么也该升官儿了罢。”

  升官儿?

  能有命活着离开临淄县,就算不错咯喽。

  常知县苦笑一声,将昨夜发生的事儿说了一遍。

  听完之后,朱吉面色惊骇,压低声音道:“大哥,如今韩二掌了县城,我等岂不是随时都会丢掉性命?”

  “且宽心,那韩二还需仰仗我等帮他遮掩,精盐生意也离不开吾。”

  常知县看的很透彻,韩桢若是想杀他的话,前夜进县衙时就已经可以动手了。

  朱吉还是不放心,语气担忧道:“那韩二只怕所谋甚大,到时若是举起反旗,定会连累大哥。”

  常知县却摇摇头,解释道:“此人非是愚痴,深谙广积粮,缓称王之意。吾观他兵卒不足,军械未满,粮草稀缺,所以短期之内,决不会主动竖起反旗。”

  “等他起势之时,我等早已带着钱财走马升迁,他造他的反,与吾何干。”

  到了那个时候,朝廷非但不会怪罪,反而有可能会重用他。

  毕竟我常玉坤在时,临淄县海晏河清,治下安平。

  换了个人,就烽烟四起,两相衬托之下,这不更显得他有治世才干,手段高明么。

  ……

  ……

  随着三百多名青壮战俘被编入军中,士兵数量扩展到了近七百人。

  不少老兵得以升官,担任队正和都头。

  军营校场之上,聂东正在教授新兵识军鼓,辨战旗。

  眼下人少,且都是小规模作战,暂时还不用到这些,可往后就不一定了。

  光是鼓的种类,便有好几种,搭配不同的旗帜,起到指挥军队的作用。

  比如常说的鸣金收兵。

  金鼓一响,便表示要撤退。

  但具体怎么退,急撤还是慢撤,诱敌还是溃败,哪支部队先撤,哪支部队殿后,就需要配合金鼓旗了。

  请收藏:https://m.bi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