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七章 灵应军日常_穿成宋徽宗公主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俐的女道,比成都府的更明显,压根就不像个道士,倒像自家小闺女穿了道袍角色扮演一下。帝姬见了很诧异,小闺女就说实话了。

  “怕惹帝姬笑话,”她说,“秦凤路其实也没几个女道。”

  虽然没有女道只能送小闺女,但转运使也送来了许多礼物,以及许多客气的好话

  虽说以转运使的地位,根本不该怕一个帝姬,奈何这位帝姬跳的高,绑了康王,又与童郡王有了交情,今番竟然又筹谋运作到一个小小的功劳,谁知道当初那事翻出来会怎么样呢偏你信了贼人的假话给兴元府下了绊子,要不是帝姬机警,童郡王的清名是不是要坏在你手上了

  其他的客人与帝姬不曾结下什么梁子,因此倒不用赔这些好话,但礼物还是应送尽送的。

  宣和六年,北方因为困苦饥饿而爆发的起义还在如火如荼,但也不耽误大宋官员们烧烧热灶,将那些对他们而言只有九牛一毛的财富,源源不断地送进朝真帝姬的府上,甚至极其贴心的派重兵护送,走了几百里山路,送进白鹿灵应宫的大门里。

  准备工作是很麻烦的,但画符其实就那么回事。

  当然,画符时还要有人护法,这活帝姬挑挑拣拣时,毫不意外就被推荐了种十五郎。

  种十五郎是很爱看道士这些热闹的,每一个环节都很积极,很热情,甚至比帝姬这个专业的还要跃跃欲试,一点也不满足于当一个护法的布景板。

  不过帝姬最终选中他不是因为这傻孩子对看热闹特别有热情。

  “我的士兵们没有合手的弓。”她说。

  清幽的灯光下,有飞蛾扑扇翅膀,撞上竹帘。

  帘外月光遍照,流水潺潺,白日里因为暑气躲起来的昆虫在草丛里露头了,喳喳乱叫,有些鸟儿就精神抖擞。

  正在那探头探脑看着帝姬写请神符的种十五郎就呆住了。

  “我以为帝姬想给他们写写符”

  “符箓是消灾解难之用,”她说,“天底下没有能当戈矛铠甲的符。”

  少年就沉默了,过一会儿点点头,“帝姬说得不错,若是缺弓箭,军中有些旧弓,其实也不是很坏”

  “你们制弓的师傅倒是很好。”她微笑着称赞一句。

  少年脸色立刻就变了。

  “俺们种家的儿郎要是文不成武不就,出门给人做活,换一口饭吃也没什么,”种十五郎说,“但工匠,工匠不能给。”

  她停了笔,瞪他一眼。

  “那我的灵应军又当如何”

  这问题在种十五郎这似乎不算个问题,或许在任何一个西军将领处,都不应当算个问题。

  因为这场战争,下场战争,以及他们想象中之后的无数场,任何一场战争,决定战争走向的都不应当是一群道士,而应当是身负朝廷重望的禁军,比如说,义胜军。

  大宋想的很美,他们从原属辽国的燕云一带选了不少汉

  请收藏:https://m.bi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