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八章 学会利用媒体和讲故事_传奇199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尝到了利用媒体甜头的Charles,从此在这条路上一路狂奔……

  尤其是在1999年之后。

  当时手握8000万美元的新浪发展势头正猛,而chinaren等新生代门户也依靠近乎疯狂的烧钱一夜成名。

  而这时的搜狐,由于融资不利,可供使用的资金仅是新浪的1/10——按当时的游戏规则,几个月之内就可能弹尽粮绝。

  因此,Charles同学再次选择了最便宜也最有效的方法:树立个人品牌。

  他戴着鸭舌帽踩着滑板在天安门玩滑板,穿着轮滑鞋在长安街空翻,在迪厅锐舞,登珠穆朗玛峰……

  虽然因此在行业内毁誉参半,被人称为“作秀哥”。

  但不得不承认,正是这种不断变化的作秀,不断的吸引着媒体的追捧和报道。

  从而使他以及搜狐“娱乐、时尚、生活”的形象,在公众心中打下的烙印越来越深,其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隋波前世时在搜狐工作,曾近距离接触过Charles。

  他本人其实并不张扬,平时总穿件格子衬衫,是个沉默寡言,低调的典型理科男。

  从某种意义上,他的那些“作秀”,只是利用媒体来进行对搜狐品牌的营销。

  是有预谋的。

  用他自己的话说:“因为搜狐是我的事业,能够为公司创造价值的事就都是我必须做的。

  推广个人比推广公司费用要少得多……我不是很善言辞,甚至有些木讷。但是为了公司的利益,为了节省费用,我没有其他选择……”

  这种个人品牌的营造,在某种程度上,是非常有效的。

  他四处演讲,宣传搜狐时。

  在搜狐公司市场部内部,甚至还有过这样一个统计数字:“Charles到全国各地‘巡回讲话’一次,价值超过100万元广告。”

  他也被《时代周刊》、《亚洲周刊》、《财富》杂志甚至《时尚》杂志选为封面人物。

  只是可惜,后来Charles被这些光环所迷惑,逐渐沉迷于营销和宣传,甚至混起了娱乐圈。

  却忽视了互联网公司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产品和技术!

  搜狐前期的辉煌和之后的没落,也验证了一个词,成也营销,败也营销……

  这方面,老马就做的非常牛X了。

  前期他也善于利用媒体来营销阿里。

  可能很少有人知道,网络上到处流传的很多“马云成名前”的视频,其实都是他主动找传媒朋友拍摄的。

  借助媒体关系,当年《东方时空》栏目跟踪老马,拍摄了一部名为《书生马云》的专题纪录片,真实记录了他在帝都的凄凉遭遇……

  湖畔花园会议的视频,也是老马自己邀请记者拍摄的。

  搞“西湖论剑”,他借助金庸、克林顿和各大网络掌门人的名人效应,让阿里顺理成章地成为国内互

  请收藏:https://m.bi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