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七十六章 征兵制度_三国之我是袁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五十万兵,看起来是个很大的数字,但要真的平摊到袁术麾下的四州之地并不算太多。

  不同于北方的纷乱不堪,袁术麾下的南方一直以来并未遭受过太多的兵戈之祸。袁术拿下荆州和益州并没有遇到多少的阻力,毕竟刘表和刘焉俩个货,一个是刚刚空降、掌控不了荆州,另一个是自己作死,私自称帝。

  而袁术对于麾下军队的纪律一直要求的非常高,再加上世家的配合,南方的人口并没有多少的损失。

  反而由于北方的战乱,大量人口迁移使得南方的人口数不断增长。袁术麾下的人口数已经超过了千万,已经快逼近一千五百万。

  按照乱世之中十取一的征兵极限,袁术拉出来百万大军完全是可以的。不过做这样的代价就是袁术的经济压力会非常大,发展速度会减慢。袁术自然不会做这种杀鸡取卵的事。

  虽说袁术需要不少的兵力,但士卒也不是越多越好,三国中以少胜多的战绩实在太多了。三大战役都是以弱胜强,而且战绩非常夸张。

  正常来说,一个将领能够掌控的大军不过数万。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但像韩信那种可以将数十万大军挥使如臂的妖孽袁术这里还真没有。袁术麾下的所有名将加起来,统领五十万大军就差不多了。

  不过袁术想做的可不仅如此,除了征兵,他觉得军队体制也该改革一下了。有一个非常好用的制度出现在他的脑海之中,预备兵。

  挑出大量青壮忙时农作,闲时训练,这样训练个一年时间。再将其中表现好的征召为预备兵。将征兵制和募兵制的优点结合起来,既减少了百姓的压力,又能保证士卒的精锐和忠心。

  古代获取士兵的方式一般有两种,征兵制和募兵制。

  征兵制和义务兵差不多,都是强制麾下百姓中的青壮服兵役。征兵制的优点很明显,秦朝、西汉和唐朝的府兵制度都是如此,这是这些国家强盛的重要原因。

  相对而言,盛行募兵制的东汉宋朝和清末,国力不振也未必没有此原因。尤其是现在的乱世,也是由募兵制导致的。可以说乱世的到来,募兵制盛行才是根本,州牧制度和外戚不过是推波助澜而已。

  何为募兵制?就和雇佣兵差不多,曹操得青州流民百万,取其中三十万青壮组成青州兵。他的优点在于,募兵是择优录取,挑出来的都是青壮,不像征兵制一样参差不齐。但缺点就在于,容易产生私兵。

  像汉末,董卓麾下的西凉兵只听董卓的话,就连李榷郭汜作乱这些人都跟着追随。募兵制得来的士卒可不像征兵制得来的士卒一样忠于国家,他们很多忠于个人。

  综合来讲,征兵制会使得国家强盛,在民间储备了大量预备军人。但由于全民皆兵,时间一长就容易滋生问题,大量损耗国力

  请收藏:https://m.bi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