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5章教育理念的选择_希腊的罗马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八千七百万德拉克马”

  说罢,会议室中一片静悄悄,大家都在斟酌苏菲王储妃透漏出的信息。

  “王储殿下,王储妃殿下,虽然皇家教育基金会是一个私立性质的基金会,但是毕竟冠以皇家之名,而且又是从事对国家影响极大的教育,政府不可能完全置之不理”拉里斯说罢,向君士坦丁夫妇示意。

  “所以,我代表政府,打算咨询一些关于基金会发展教育的基本问题,苏菲王储妃,请问基金会支持的教育,是精英教育,还是全民教育?”拉里斯看向君士坦丁两人。

  精英教育大致是说,教师直接甄别学生,确定学生的需要,给予符合其特性的教育方式。

  因此天才学生获得天才教育,资质平平的人获得一般的教育,水平低下的人可能就几乎没有教育了。

  大众教育大致是说,教师不对学生进行甄别,一视同仁进行同质化的教育。无论你资质高低,给予的都是一样的教育。

  换句话说就是,大众教育偏向于“普遍和广泛”

  英美是精英教育的代表,德日是大众教育的典范。

  希腊应该如何选择,其实有迹可循。

  在近代,后发国家成功实现对先进国家赶超,这样的国家数量并不多,那就是德国和日本。

  而好巧不巧的是,这两个后发国家,在教育上都是实行大众教育。

  在这一点上,同为后发国家的希腊,自然也要选择大众教育。

  而且,希腊的总人口目前只有三百多万,适龄儿童大概占人口的十分之一,这样稀少的学生数量基础上,还要筛选出少量的学生实行精英教育,是不可想象的。

  “关于这个问题,希腊根本没有选择,我们只能实行大众教育,根本不可能实行精英教育”君士坦丁回答道。

  拉里斯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表示认可君士坦丁的说法。

  “既然是实行大众教育,那么,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势必需要大幅度增加”拉里斯趁机说道。

  大众教育是对所有人一视同仁,不家甄别(起码义务教育阶段是这样),那么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势必要增加。

  实行大众教育的德国,教育经费的开支在政府开支中占据了相当份额。

  既然君士坦丁亲口说出希腊应该实行大众教育,那么教育大臣拉里斯趁机说出政府决定加大教育投入的消息,这样王储夫妇起码没有什么明面上的借口回绝。

  “目前希腊的高等学府,成规模的只有雅典大学一家,过于单薄,这是远远不够的”

  “亚历山德罗斯首相也是考虑到仅仅依靠教育基金会的财力,毕竟力量有限,因此今年特意划拨一千两百万德拉克马,投入到教育中,共同壮大希腊的公民教育”

  “政府决定用这笔钱,在希腊新建设几所研究应用型大学”拉里斯向众人说道。

  凭借基金会,王室在目前的希腊教育界的权威卓著,看来政府同样决定加大在教育界的影响力了。

  “政府打算在阿尔巴尼亚地区的地拉那和发罗拉两地,新建两所大学,同时加大对希腊技术学院的投入,让其真正成为一所理工科大学”

  希腊技术学院目前只是一所职业技术学院,虽然发展很快,受限于投入,规模有限,校区距离雅典大学也非常近,在雅典大学的光芒下毫不起眼。

  请收藏:https://m.bi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