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二章 同行(中)_铁血东北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后,中村明一又通过父亲的关系,到东京的坦克生产厂仔细地观察了刚出厂的97式中型坦克,还和父亲一同观看了一场坦克的演习。

  看到这种装甲厚度不到十毫米,全车质量仅有十五吨,活力异常薄弱的坦克,中村明一不住地摇头叹息。

  怪不得在张鼓峰和诺门坎战役中,号称“皇军之花”的日本精锐关东军会像削瓜切菜一样被苏联红军屠杀,尤其是诺门坎战役,苏联红军的T-34坦克不用开炮,硬生生地就能把一辆日本的97式坦克撞成一堆废铁,此役之后,苏联人戏谑地把日本装甲部队称之为“小土豆”。

  T-34坦克,那可是一种装甲厚重,全车质量达32吨,装备有一门的F主战炮炮,还有副设有两挺\/DT机枪的重型坦克。

  这种97式中型坦克,用来吓唬吓唬落后的朝鲜和中国还可以,真正碰上苏联的T-34,美国的M4坦克,除了被屠杀,还能做些什么?

  怪不得,二战之中号称亚洲强国的日本会落个兵败亡国,被原子弹炸得支离破碎的下场。

  军部的那群疯子,拿着这些破铜烂铁就去和苏联、美国等强国死磕,简直是以卵击石,日本焉有不败之理?

  当时,日本的海军还算强大,但能强得过生产能力超强,经济工业及其发达的美国吗?

  就算是偷袭珍珠港能起到预期的效果,击沉美军的三艘航母,也顶多能打到旧金山。

  就算是打到旧金山,凭借日本陆军那种几乎可以用破铜烂铁来形容的装备,那种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的军事理念,又能做什么呢?

  在那种情况下和美国开战,简直就是烧坏脑了!

  了解到这些事情之后,中村明一立即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写了一份《策书》,上交给父亲中村元大将。

  《策书》的内容饱含了中村明一在后世时掌握和了解的先进军事理念,还有改善装备,多生产自动武器,批量生产重型坦克等建议。

  他的这份《策书》不仅涉及陆军,对海军也有所涉猎。在海军方面,他提出,在未来的海战中,航空力量将处于主导地位,大炮巨舰时代已经过去,体积庞大,看起来威武异常的大型战列舰只会成为轰炸机的靶子。

  这一些,他必须提出来,因为,在原来的历史上,大型战列舰“武藏号”被美军无畏式轰炸机炸沉的惨状令他记忆犹新。

  中村元大将看了这份大约有一万字的《策书》,先是震惊,然后赞不绝口。

  他认为,儿子简直是天才,如此年轻就对军队建设的方方面面有着如此独到而全面的见解,《策书》中的许多内容,连他这个大将,甚至军队里很多有名望的元老都想不到。

  于是,他想也没想,就把策书上交了陆军省。

  没想到,这份《策书》却遭到了陆军

  请收藏:https://m.bi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