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八章 利益集团_华夏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经济发达了,才能够保证国家强盛,也只有国家强盛了,才能够增强国家与民族的凝聚力,而也只有当一个国家与民主的凝聚力足够强大的时候,才能够进行根本性的政治改革!

  经济发展的另外一大好处就是国民素质的提高。设想一下,在2世纪之前,如果中国搞民主革命的话,那会是一个什么结果呢?以当时的中国公民的素质,恐怕这只会变成一个天大的笑话,在数亿农民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数亿城市居民的生活问题都还没有得到解决,国家在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等基础事业方面都还没有实现稳定的情况之下来推行民主政治,这就是在拿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开玩笑!而只有经济发达了,人民的素质才会跟随着提高,而也只有普通的民众素质提高了,才有民主的基础!

  可以说,在这条道路上,中国人一百多年时间的准备工作是相当充分的,也正是有了这么充分的准备工作,前面数代领导人艰苦卓绝的努力,当问题最终交到了柯敏明手里来的时候,中国已经具备了推行民主政治的基础,也就具备了进行民主政治改革的基础!这个基础不在国家权力机构内,而是在民间,在每一个老百姓的心里!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当柯敏明提出了民主政治改革方案的时候会受到老百姓的普遍欢迎,超过5%的人赞同进行这一改革,而反对者却寥寥无几!

  当然,任何一场改革,特别是政治改革,就总会触动到一部分既得利益者的根本利益,不然那也不叫改革了!但是,改革本身就是剥夺某部分既得利益者的权力,将利益进行再分配。因此,改革是要遇到阻力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情,即使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时,也不是一样的遇到了种种阻力吗?其实,将当时的改革与柯敏明此时推动的改革对比一下,就能够发现这两次重大的改革之间的共同点了,虽然两者针对的是经济与政治,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但是其根本点是相同的,即普遍的群众需要,是改革的真正动力!

  经过了文革的磨难,中国在走向20世纪0年代的时候,国家经济几乎面临崩溃的绝境,生存的压力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感受得到的,而且希望国家强大,民族兴旺的愿望也是每一个人都有的。而这种强大的民意基础就是改革开放的根本动力!同样的,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中国虽然在经济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却在政治制度上面临着的局面,渴望民主,要求民主政治的思潮也成为了每一个中国人的需要,而这就是这次改革的民意基础!

  其实,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任何一次改革能够获得成功,其最重要的就是民众的支持,如果仅仅只

  请收藏:https://m.bi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