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一章 突然家访(中)_返老还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想。所以有些东西没办法做下去。”

  马老师骑虎难下。只好硬着头皮道:“或者。我帮你在学校申请一下?”

  班主任黎老师看着潘老师抱着这本应该是非常专业地计算机书籍。已经看了出乎寻常地一个很长地时间了。心里感觉有些不对。但又想不出来。于是道:“小马。我看不用了。高中生地任务是两年后地那个六月份地考试。其它东西暂时放一放吧。”她扭过头对万仞山道:“把你地课程抓起来。这些太专业地等考完高考再说吧。”

  听得这样。马老师松了一口气。

  万仞山也忙不迭地点头。

  黎老师继续教育道:“你一个人住,学习上要自己多抓一抓。以后的日子在很大程度上就看这几年了。你数学不差,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是是。”万仞山道:“这是大数法则。我只是其中一个样本,逃不出其中的规律。”

  黎老师并没有就这个问题再展开来、向自己的学生表现一下自己在概率统计方面的造诣,而是转了话题:“一个人生活,总有些不方便的地方,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就和我说,或者,和马老师说也行。”

  马老师才不想领这份吃力不讨好的差事,于是道:“要不,搬去学校学生宿舍?”

  “不用了,我自己能行。”万仞山看了几位老师一眼,道:“十年前我就独立生活了,没事的。”这可是说的实话,十年前,万仞山读高一的时候,就是去外地读的,虽说是住在集体宿舍,但生活方面大家都是自理的,除非生个大病要同学陪去医院,不然的话,大家都是自理,所以也算得上是独立生活了。

  虽说几位老师都知道“虞千里”的官方来历,但从他报的表面年龄来推算,五岁、最多六岁就自己独立生活,也未免匪夷所思了些。但五六岁就独立生活的小孩子,想来都有不那么幸福的童年,所以又怕触痛了他记忆深处的伤疤,几位老师也就没有问下去。

  黎老师一下子找不到话题,就顺手从潘老师手中接过那本书,翻了一下,看不明白,就拿起刚才两位同事关注的纸张,看了一会儿,没有说什么,又放了回去。

  就在几乎要冷场的时候,潘老师忽然道:“虞千里,你一个月开支够不够用?政府给多少?”

  “这个没问题。”万仞山很自信地道,“政府是给的,但我从来没有去领过。”

  “为什么?”黎老师不解地问道。

  “我能自己解决,就不麻烦政府了。”万仞山说实话的时候底气十足。只有在为了隐藏自己真实身份不能不拐弯抹角的时候,才会有一些心虚。

  马老师挪了挪身子,问道:“那你的生活来源是怎么解决的?”他对“虞千里”的情况了解不多,所以才有此一问。

  “我早上去送报纸。基本上一个月的生活费不成问题,还能有一些剩余。”万仞山仅凭送报纸就能维持生活,至少别人不会因此而怀疑到他的经济来源。他暗想,看来要拓展一下收入渠道,以免日后开支增大的时候会引起个别人的怀疑。

  “可惜我们学校没有勤工俭学的岗位。”潘老师道。

  “潘老师的心眼儿真好啊。”万仞山忍不住想道。

  就在万仞山看着潘老师的时候,忽然响起了敲门声。

  现在还是下午,是上课时间,会是什么人来呢?

  请收藏:https://m.bi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