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章 天理昭昭_泱泱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怪。从太子出阁起:皇帝每发一份圣旨,都得先递给五岁看一看问一问他的意见。此番父慈子孝在文华殿共治天下的景象早已经传遍了大明王朝。

  看着这本奏疏,虽然那四川布政使乃一介文人,但是那笔墨中的杀意连远在北京城的自己都能够感受得到。一个饱学之士朝廷大员究竟是为何对于西南边陲的一些蛮族有这么大的杀意?

  朱厚照思考片刻后仍旧是想不明白其中的缘由只能开口问道:“西南的那几个土司经常反吗?”

  “殿下,这西南的土司从成化一十三年起就开始反而又附,附而又反。但是为了西南安定我们又不得不接受这他们的投降。”听到太子出生询问,刘健出声答道。

  “所以降了又反,反了又降这种苍蝇还是拍死了才干净。”三个人中最为年轻的李东阳和另外的两位比起来还是存了那么一点青春朝气。所以说话就略为激进些。

  看着眼前的三个人,朱厚照终于知道了为什么这三个人会把这奏疏递进里面了。在这个问题上刘健是绥靖派,意思就是为了安定我们不得不能接受土司的投降。而李东阳也是激进派对于这个问题上他奉行死了就干净的原则。作为老大的徐溥则是一个坚定的中间派,一副我谁也不答应的样子。

  所以对于这种力量对等的分歧自然就需要一个能够承担责任的裁判。所以这奏疏理所当然的到了他们父子面前。要是老板意思是杀,他们就执行,这施政暴虐的名声自然由决策者也就是老板担着。要是老板的意思是接受投降,他们也执行,到时候土司又起来造反,这决策失误的结果也自然是老板担着。

  想明白了这点,朱厚照终于明白了自己的老爹问什么会问自己的意见了。感情自己的老爹也想甩锅给自己啊。

  朱厚照抬起头,用他清澈地双眸凝视着自己的老爹。看到老爹的那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坚决甩锅的样子,他就知道这件事他还非发表意见不可。

  不过天理昭昭谁又饶过谁。聪明的朱厚照都已经想好了等一下会坤宁宫吃晚饭的时候,只需要悄悄地向自己的老妈提一下,自己老爹在去文华殿的路上看那个宫女的眼色不对。那苦头就有自己老爹受的了。

  “这四川的布政使是谁?他为官如何?还有这四川的巡抚和总督有是谁?”朱厚照心想既然你们跟我绕弯子,我也跟你们绕弯子吧。于是他在这件事情上并不急于下决定,而是问起四川的民政官员来了。

  “四川左布政使是张钰张子琦,成化十三年的进士,右布政使是王范王子进,成化九年进士。二人为政一方颇有才干,为人正直。在成化年间二人都曾弹劾过万安一党。至于巡抚和总督四川的人暂时没有必要所以出缺。”徐溥这个时候站了出来告诉自家的老板和小老板四川的布政使都是我们的人,当年他们也是坚定的太子党。

  听到徐溥的说法,朱厚照点了点头:“既然这样的话,我有一个办法不知道诸位先生认为可不可?”

  “殿下请讲。”听到太子说有办法,三个老头立刻打起了精神。

  朱厚照神神叨叨的吐出了八个字:“改土归流,教化四夷。”

  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

  请收藏:https://m.bi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